兰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兰州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兰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兰州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情分析系列来啦,接下来的日子里,小编会整理国内各大院校的新传博士招生情况,包括招生人数、申请考核条件、复试比例、复试办法、博导介绍等内容,同时心传考博也会持续关注2022的博士招生简章,及时为大家更新招生信息。今天是兰州大学专场哦!2022年兰州大学招生简章已同步更新,快去看看,开始报名啦!!

招生人数

2021年:4人

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3.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同等学力人员报考业务要求:①修读过五门以上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成绩合格,且须有书面学习成绩证明)。②已在所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领域,以本人为主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相当于硕士学位论文水平的学术论文。③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境外获得的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后方可报考,未经认证的境外学位证书不予认可。4.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我校规定。5.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6.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的要求及办法,按有关规定办理。

申请材料

所有报名材料在网上报名阶段均以电子版形式在报名系统中提交,同一类材料需按顺序合并为一个电子文档后上传。各类材料上传不全者,该次报名无效。1.身份证明材料居民有效身份证:正、反面需扫描在同一文件内后上传,请确保身份证边框完整,字迹清晰可见。获相应学历后姓名或身份证号发生变更的考生,须同时上传公安机关出具的有关变更证明或《户口簿》对应变更页的扫描件。2.考生学历(学籍)证明材料(1)已获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硕士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扫描件或《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其中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或硕博连读考生必须提交学士学位证书。(2)在学硕士研究生上传研究生证或《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3)持境外学历(位)证书报考的考生,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3.基本申请材料(1)《兰州大学2022年报考博士研究生申请材料列表》。(2)《专家推荐书》2份。(由考生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两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独立填写,专家签字须为手写签名。)(3)《兰州大学2022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仅限硕博连读考生上传)。(4)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或其他英语能力考试证书及证明材料。(5)硕士阶段的学习成绩单(加盖公章有效);同等学力考生提交已修硕士课程成绩单(不少于5门)。(6)已毕业硕士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在读硕士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或在研论文;同等学力考生提交至少1篇以本人为主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的相当于硕士学位论文水平的论文。(7)科研成果证明:公开发表(出版)的代表性论文、著作、文章、调研报告等证明考生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各类成果。(8)获奖证书:考生在校或工作以来获得的各种奖励证明材料。(9)科研计划书。考生结合招生目录上拟报考导师的研究方向,选择某一具体研究主题,撰写一份科研计划书,阐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拟进行的科学研究设想。科研计划书内容包括研究题目、研究问题、研究目标、知识储备、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等,并列出必要的参考文献,3000字以上。特别提醒:以上材料系申请审核环节的评价材料,请考生逐项分类提供。若发现有抄袭、找人代写和虚假陈述等学术不端行为,将直接取消其考核和录取资格,如已入学将取消其学籍。4.其他材料(1)个人陈述。包括教育和工作经历、研究经历、研究成果、专长技能、主要贡献、未来计划、报考意愿等,不超过3000字。(2)同等学力考生还须提交:中职或中职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证明材料(若为公务员,须出具公务员身份证明)。(3)有正式工作单位的考生须提供工作单位同意报考的书面证明,并加盖单位公章(在职考生还须注明是否同意在职培养)。

资格审核

学院根据考生提交的报考材料,对照各项申请条件进行资格审查。凡报考材料不全或不真实者取消其报考资格。资格审查通过的准考考生名单由学院报送研究生院备案,经研究生院审核通过后在学院网页公布,请有关考生注意查询。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方可进入后续环节。

现场确认

1.确认时间:时间待定,具体见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网页通知。2.确认地点:兰州大学城关校区西区思雨楼新闻与传播学院办公室。3.确认对象:通过申请考核资格审查入围考生。4.有效证件:(1)考生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件原件。(2)考生本人毕业证、学位证原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持研究生证原件,境外学位证书还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报告原件)。(3)基本申请材料和其他材料原件。特别提醒:以上证件和材料不全或与提交申请材料不相符者,取消其后续考核资格。

考核与录取

(一)申请材料评价学院成立材料考核小组(成员由招生导师和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专家共同组成,不少于3位专家),根据考生提供的申请材料,对考生基本素养、学术志趣、学术能力和培养潜质等多方面进行考查与评价。满分100分,占最终成绩20%。审核评价得分<60分者不能进入后续考核。学院根据材料考核小组审核评分结果,通告参加后续考核的考生名单(详见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网页)。(二)笔试考核笔试考核包括专业知识与专业英语两部分组成,由学院统一安排组织。1.专业知识:包括新闻传播理论与历史、新闻传播实务2门,不指定参考书目。每门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专业知识成绩=新闻传播理论与历史×50%+新闻传播实务×50%,该成绩占最终成绩10%。2.专业英语:主要考核专业英语翻译能力,形式为汉译英、英译汉两种。不指定参考书目。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占最终成绩10%。3.同等学力加试考核科目:政治理论、新闻学基础理论、传播学基础理论。(三)面试考核进入面试环节的所有考生均需参加这一考核。主要考核专业基本知识、前沿进展、英语水平、科研能力与潜质、心理素质与综合素质等。满分100分,占最终成绩的60%。学院成立面试考核小组(成员由招生导师和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专家共同组成,不少于5位专家)。每位考生面试时间不少于30分钟。主要流程如下:1.考生自我陈述。每位考生用PPT形式自我介绍,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考生陈述内容包括:考生个人基本信息(含毕业学校、专业和发表论文等),已开展科研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含解决的主要问题及途径、主要进展和本人的主要贡献等),博士期间的学术研究工作设想(结合提交的相应书面材料进行)等。2.面试小组提问与考生回答问题。考生陈述完毕后,由面试考核小组专家提问,考生根据专家要求作答。最终成绩=申请材料成绩×20%+专业基础知识成绩×10%+专业英语成绩×10%+面试成绩×60%(四)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对复试考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是保证入学新生质量的重要工作环节。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考生须如实填写《复试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情况表》,学院党委将对考生填写的考试作弊等受处罚情况进行核查,并安排专人对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进行考核,了解考生思想政治情况,并给出考核结论。考核成绩不记入面试成绩,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五)体检1.体检地点:兰州大学校医院。2.体检时间:入学后由学校统一安排体检不符合要求的且复检结果仍不合格,或未参加体检的考生将被取消入学资格。(六)录取在学校下达给各学科当年的博士生招生指标内,根据招生导师本年度博士招生名额,按报考导师学生的最终成绩排名,由高到低依次录取。录取在职考生的名额不超过总招生名额的15%。确定拟录取名单后在学院网站公示,公示期为3个工作日。最终录取名单以学校和教育部审核通过的为准。考试成绩不及格者,包括申请材料评价成绩<60分者、专业知识成绩<60分者、专业英语成绩<60分者、专业综合面试成绩<60分者、总成绩<60分者、同等学力加试单科成绩<60分者,均不予录取。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体检不合格者或未参加体检者不予录取,未经公示者不予录取。

违规处理

在博士生招生考核中如有任何违规或弄虚作假等行为,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学校将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及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对在校生,将通知其所在学校,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将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构成违法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监督机制与申诉渠道

整个考核过程严格遵守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学院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对考核过程实行领导和监督,并主动接受学校纪委、监察处和研究生院的监督。对在招生工作中违反有关规定的人员,将由学校有关部门视其情节轻重给予处理或处分,直至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考生如果对各考核环节有疑问,可首先向申请学院提出申诉,由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调查、处理。如果考生对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做出的申诉处理仍有异议,可向校研究生院提出申诉。

博士导师介绍

以下导师中标 “ * ” 表示合作招生导师,招收定向在职考生比例不超过招生规模的15%。(一)新闻学樊亚平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兰州大学“萃英学者”,兰州大学新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全国新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2009年被推选为“甘肃省领军人才”。2009年、2012年两次获甘肃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曾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依阿华大学(The University of Iowa)从事交流与研究工作一年。研究方向: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从业者职业化史、新闻观念史、报业市场。科研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范长江心态研究”(20FXWB029)。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新闻从业者职业心态研究(1912—1949)”(14BXW008)。冯诚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华社高级记者,原新华社江苏分社社长、分党组书记。1985年进入新华社从事新闻工作,1993年7月任新华社甘肃分社副社长,1996年12月——2016年12月先后任新华社新疆分社、甘肃分社、湖北分社、江苏分社社长、党组书记。从事新闻工作32年,有丰富的策划指挥和一线采写经验。刘晓程*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兼任兰州大学社会舆论调查与舆情研判中心(省级智库)研究员,兰州大学边疆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广州国际城市创新传播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公共关系分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青年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工作),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27届中国新闻奖审核委员等。研究方向:危机传播、对外传播、公共关系。科研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边疆民族地区公共政策传播机理与优化策略研究”(20BXW095)。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基层政务新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及其对话机制创新研究”(17YJC860024)。甘肃省社科基金项目“甘肃城市形象的危机传播与品牌塑造研究”(YB002)。(二)传播学李曦珍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文学博士。西部电视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和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在党报系统从事过10多年新闻编采工作。研究方向:媒介技术哲学研究、媒介批评研究。科研项目: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6LZUWZ008)。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导联系方式)

兰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兰州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培训网 » 兰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兰州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