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黄南考研培训机构()

青海黄南考研培训机构,

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与服务地学生在一起。

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启动20周年纪念活动。

西藏学生尼玛德吉画作《为武汉加油》。

支教团成员疫情期间返岗授课。

指导学生训练。

支教团成员开展教学活动。

本文图片由 大连海事大学 提供

从渤海之畔、黄海之滨到烟波浩渺的青海湖,从风格现代的东北之窗到国之瑰宝的天府之国,从浪漫的北方明珠到巍峨的世界屋脊,从深蓝的辽阔海滨到壮美的彩云之南……不同的人坚守同一个承诺,一次次“西望”,一次次出发,向着远方,追赶太阳,坚守初心,时刻践行一个名曰“青春”的诺言。他们,就是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简称支教团)。 21年来,支教团先后选派出195名学生,赴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桑日县、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等4省(区)6县13所学校开展支教工作,被誉为“学识好、团队好、成绩好、口碑好”的“四好”团队。

21年接力奉献,支教团在青春融入祖国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投身精准脱贫中站稳人民立场,在教书育人中练就过硬本领,在无私奉献中投身强国伟业,奏响了交通人与祖国同心同向同行的青春赞歌。

交通运输部党组高度重视支教团工作,部党组书记杨传堂分别于2016年1月、2018年10月对支教团进行回信和作出工作批示,并与支教团成员多次亲切交流,充分肯定了支教团工作及其助力交通运输行业精准扶贫作出的积极贡献。

跨越千万里,他们在奉献与坚守的路上砥砺前行,将志愿服务精神转化为教学相长的责任、和衷共济的行动、同心同行的信念、止于至善的追求,不断温暖润泽教育希望,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教学相长

“以后老师在山那边等你”

从湖北宜昌到西藏桑日,横跨几千公里的路途,这是卞欣可在湖北解封后第一次返岗西藏。她和支教团西藏服务队几名队员历经50多个小时的火车车程,穿过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剧烈的高原反应使得进藏旅途“惊心动魄”。支撑她前行的信念,是她所惦念的那些可爱的藏族学生,而有一个名字在她心里一直回荡——尼玛德吉。

初见尼玛德吉是在桑日县中学八年级一班的教室。圆圆的脸蛋,大而清澈的眼睛,可爱的她总是躲在同学身后,不愿说话总是嘿嘿笑。卞欣可的到来打开了尼玛德吉的心田,渐渐地她开始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大声朗读课文,甚至会在午休时和晚自习后敲响老师的房门,主动背诵诗文。

她好奇着外面的世界,向往着山外的远方。有一次放学回家的时候,尼玛德吉一把拉住卞欣可,跑到学校附近的公路边,那是一条雅鲁藏布江旁的美丽公路。“老师,这条路通向哪里呀?”“通向山的另一边,以后老师在山那边等你。”听到这温暖的话语,尼玛德吉眼中闪烁着光亮。此后,她更加努力地学习、提问,汉语文成绩从中游进步到期末考试班级第二。疫情暴发后,尼玛德吉想到支教老师所讲过的湖北,拿起画笔画下心中的黄鹤楼和白衣英雄,为武汉加油,为湖北加油,为祖国加油。

那一刻,卞欣可想到了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支教工作正是在每个孩子心中播撒爱的种子,在以爱育爱中读懂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尽管疫情肆虐,但每位支教团成员都恪尽职守,不负韶华,用爱与行动绘就非常时期新时代青年的奋斗图景。

“您乘坐的飞机已经安全降落在昆明长水机场,请您配合当地工作人员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空荡的机场、匆匆的行人映入眼帘,支教团云南服务队3位小伙子却少了一分对疫情的恐慌与不安,多了一分对学生的牵挂与思念。“老师,你们什么时候回来?老师,我们还能顺利高考吗?”一个个问句,牵动着3位小伙子的心。“我要回云南支教”是他们内心最真实的呼唤。

在延期开学期间,其他服务地的支教团成员进行着线上教学计划,万里之外“云”送课。他们化非常时期之“危”为学生居家学习之“机”,丰富教学笔记、优化教学方案,确保不遗漏一个知识点,不让一名学生“空中辍学”。

21年来,支教团肩负教书育人使命,穿过求真力行的关口,走在真情奉献的路上,跨越的是疫情间的山海之阔,道不尽的是薪火相传的大爱无疆。

和衷共济

在西部热土点燃青春梦想

每名支教人脑海中,总会浮现服务地那巍峨的群山、湛蓝的天空、辽阔的草原,还有孩子们渴望的眼神。那里需要他们,他们也需要那里。一届届支教人将服务地当作第二故乡,在服务西部的征程中挥洒青春。而他们的故事,远不止教书那些事。

“要做有意义的事,这样人生才更有意义。”第10届支教团团长李康在支教结束后,深深热爱曾经奋斗过的那片热土,毅然辞去待遇良好的工作返回青海,成立了同仁县志愿者协会和同仁县公益协会,建立了七彩小屋、“新希望”培训学校和“好孩子”微信平台,继续在这片热土上播撒青春的梦想与希望。他把东西部资源整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达到双赢、可持续的效果,并将此公益模式归结为“西部1+1”模式。

“在同仁,李康没有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组织的公益活动得到了老乡们的一致认可,也感染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行列中来。”同仁县团委书记敏飞说,如今,公益成为同仁县的新风尚,每到假期都有家长将孩子交给李康,让他带着一起做公益。

21年来,除了志愿服务新风尚,一届届支教团志愿者还为中西部贫困地区学生带去对深蓝的向往和筑梦交通强国的信念。

“大连海大研究生支教教师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一颗颗奋斗的种子,一颗颗对未来充满憧憬的种子。”云南省团委学校部副部长、永仁县副县长王颢茗说,在支教教师的影响下,很多孩子产生了对海洋的向往,希望有一天为交通强国和海洋强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李玉豪是一名来自云南省永仁县的孩子,他的母亲是一名城乡客车司机,从小到大总是坐在母亲的客车上,在云岭大地的盘山险路上颠簸。面对崎岖坎坷的交通状况,年少的他对交通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品质有着自己的感悟。2017年,在第一届支教团云南服务队的引领下,读高二的他第一次认识了海洋,了解了交通的魅力,从此一颗蕴含希望的种子悄悄在心中生根发芽,蓝色的基因在血脉中涌动。他飞速地汲取养分,数学成绩从刚升入高三的60分直线上升到高考的120分,最终以604分的高考成绩,成为永仁县高考理科状元。

李玉豪说:“作为山里的孩子,我深知交通不便给家乡带来的影响,是这群可爱的老师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毅然决然将第一志愿填报为大连海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完成了“昨天我是你的老师,今天你是我的同学”这一支教团跨越世纪的约定。

如今,支教团已成为各个支教地的旗帜,只要提起大连海事大学,当地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这是对支教团成员的认可,是对大连海大人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认可,更是对于交通人服务国家战略的认可。

同心同行

是教育者更是受教育者

支教一年,自教一生。

每一年支教,每名成员不仅为孩子们带去精神食粮,也收获了价值的提升和思想的升华。支教团成员是教育者,更是受教育者。从1999年第一位大连海大人潘晓丹赴青海参与支教开始,一代代支教团成员感受到的不仅是紧张和兴奋,还有沉甸甸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适应教学节奏,把握教学规律,提升教学效果,他们从中切身体会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光荣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当支教结束返回学校做回学生时,他们发现,或许支教地孩子们生长的土地贫瘠,但他们与发达城市的孩子一样,都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一年的支教生活,有欢笑、有泪水、有感动、有收获,支教经历助推支教队员快速成长,他们又将这种成长传递给更多人。

服务祖国西部,融入国家战略,建设交通强国,已经成为每个大连海大人的朴素梦想,支教团的故事则将梦想演绎成为现实,理想与现实间如海水般潮涨潮落,却始终有心动的声音。

他们从一个人点燃火炬,到带领一群人照亮星空。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不仅是大连海大人的铮铮誓言,也是学校实践育人的生动体现,更是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的广阔天地。

大连海大党委高度重视支教团工作建设,成立了以学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郑少南、校长孙玉清及其他校领导多次率队赴服务地调研支教工作,勉励支教团成员发扬大连海大支教精神。学校积极组织开展支教团成立2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原创并发布了支教团团歌《与你同在》,策划出版了支教工作书籍《力行》等,并成立了支教团工作室,以弘扬奉献精神、传递志愿热情为宗旨,积极支持和协助支教团开展扶贫支教工作,引领推进大学生树立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人生理想。

21年砥砺前行,硕果累累。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工作室2019年荣获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并成为辽宁省2019年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全省“四最”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学校全体师生凝心聚力,同舟共济,助力全校、全行业乃至全社会形成关注西部、情系人民、心系基层的良好导向。

止于至善

扶贫扶智凝聚爱的力量

“受到资助的孩子们在寒冬穿上崭新的棉衣,嘴角泛起害羞的笑容……这些是对我们志愿工作的肯定。数百件的棉衣、文具用品和体育用品,我无法准确地衡量它们的价值,但我知道它们凝聚着爱的力量。”支教团成员日记中的这段话,记叙了支教团服务西部、助力交通运输精准扶贫的故事。

多年来,支教团通过“西部1+1”项目平台争取到的援助资金及各类物资累计超过517万元,支教团的足迹遍布同仁县97%的村落,获得资金资助的贫困学生超过750人次,获得物资资助的学生达上万人次。该项目获得第一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2012年,支教团发起设立爱心资助平台“笑暖童心”,通过社会募集的方式设立爱心图书馆和爱心奖助学金。仅2015年就为西藏自治区桑日县中小学生累计捐赠物资19.6万元,并与大连海事大学附属学校学生建立友谊关系,促进爱心情感交流,互通书信230余封,创新开展情感资助新模式。该项目获得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

支教团还与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建立不同程度的合作资助关系,推动“海蓝梦”奖助学金计划等资助活动开展。一届又一届志愿者,在祖国西部为打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奉献着青春力量。

扶贫先扶智。作为交通人,支教团充分发扬“两路”精神,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课程和方法输送到西部;红蓝文化教育、经典诵读、“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在教授知识之外,他们还把大连海大特有的情商教育带到西部,通过“海事杯”足球联赛、文艺汇演、手工制作、实践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情商养成,用实际行动展示了青年学生在脱贫攻坚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彰显交通人的家国情怀与忠诚担当。

“激扬青春梦想,温暖教育希望,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爱国奉献中,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杨传堂曾对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支教工作作出批示。

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对支教团工作室工作这样评价:“牢牢把握支教扶贫、实践育人、弘扬志愿精神的工作主线,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成效显著。”

桑日的格桑花,谢了又开;南部的雨,下了又停;永仁的广场,依旧明媚热闹;同仁的冬天,雪花依旧飘舞……这是一些有情怀的青春故事,这些故事将继续在广袤的祖国大地生根发芽。这是当代青年的热忱与信仰,他们以志愿者的名义,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交通人的名义,响应“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时代号召;以大连海大人的名义,彰显“教学相长、和衷共济、同心同行、止于至善”的青春担当。一届届支教团成员将不忘支教扶贫初心,牢记服务基层使命,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续写新时代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华美乐章。

青海黄南考研培训机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培训网 » 青海黄南考研培训机构()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