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招生简章(考研招生简章什么时候出)

考研招生简章,考研招生简章什么时候出

2022年新会区民办初中招生简章

一、招生对象

2022年应届小学毕业生

二、报读条件

1.新会区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

2.新会区下辖小学毕业生;

3.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一方为新会区户籍;

4.适龄儿童的直系亲属的自有合法产权住所(相关房屋的合法产权证件用途标注为“住宅”,含自购房、自建房和公租房,不含铺位、车库以及商用公寓。)在新会区;

5.非新会区户籍适龄儿童,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其中一方需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①持有江门市公安局新会分局签发的有效期以内的《广东省居住证》;

②在新会区缴纳社会保险费至少满一个月(具体时间段是从2021年9月1日起至2022年3月31日止)。

6.在新会区居住的港澳台、华侨及外籍人员。

三、招生办法

实行网上公开接受报名。报名人数多于招生计划数的学校,优先录取符合报名条件的新会区属地生源。

其中,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的民办学校,如果自愿报读本校初中的小学毕业生数多于该校初中招生计划数的,应通过电脑随机派位方式招收;如果自愿报读本校初中的小学毕业生数少于或等于初中招生计划数,采取对口直升招收本校小学毕业生。剩余的学位用于公开报名,公开报名人数多于招生计划数的学校,优先录取符合报名条件的新会区属地生源。

报名总数多于学校的招生计划数时,采取电脑随机派位的办法进行录取;符合报名条件的新会区属地生源报名总数少于或等于学校的招生计划数时,直接录取。剩余学位经区教育局审核批准后,按不超过学校当年招生计划的35%跨区招收其他生源。如果其他生源报名数少于或等于学校剩余招生计划数,直接录取;如果其他生源报名数多于学校剩余招生计划数,采取电脑随机派位的办法进行录取。

注:其他生源指符合民办学校报名条件的1.2.3.4.6类江门市适龄儿童少年。

以上电脑随机派位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随机派位一次完成,不设候补派位。各民办学校具体负责学生录取和注册工作,对因学生不按时注册产生的空缺学位,可结合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设顺延录取(按派位号从小到大由后续学生依次递补)。

四、资格审核

1.区教育局通过职能部门数据共享并结合现场资料核验,对我区报读民办学校的属地生源进行资格审核。

2.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的民办学校,自愿报读本校初中的小学毕业生通过资格审核后,审核结果由学校通过公众号、公示栏等方式公示不少于3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后确定其具有直升资格或优先参与电脑派位资格。

五、录取和注册

各民办学校具体负责学生录取和注册工作,对因学生不按时注册产生的空缺学位,可结合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设顺延录取(按派位号从小到大由后续学生依次递补)。

学生按照统一时间到学校注册,同时被多校录取的学生只能选择其中一所进行注册,且注册后不能再参加市区其它学校的补录和征集志愿录取。各校在招生平台为学生办理注册入学手续,注册当天不得进行补录。已在民办学校注册的学生不再安排公办学位。

六、补录

各校补录生源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一是已在招生平台报名;二是没有在市区其它公办、民办学校注册,具体注册情况以市级义务教育招生平台实时核实的数据为准。

未被任何学校录取的学生,自行联系学校补录。学校补录时,应当优先照顾亲兄弟姐妹入读同一所学校,优先补录公办学校无法满足学位的所在区随迁子女和居住在学校服务半径范围内的学生。九年一贯制学校应当优先补录选报了本校直升志愿但未被录取的本校小学毕业生。

七、其他事项

1.统筹安排各校教职工子女就读其父(母)任职学校

为提高新会区义务教育学校对优秀教育人才的吸引力,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质量,各校签定劳动合同的教职工可提出申请,由区教育局结合各校招生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其今年入学的子女就读本人所任职学校。

2.入学材料认定时间有效时间截至网上报名结束当日止

所有适龄新生的入学材料认定有效时间截至网上报名结束当日止(不含政策照顾生)。凡入学材料显示时间超过认定有效时间的适龄儿童,以网上报名结束当日前材料所显示的信息为依据确定学生所属生源类型。对于参加学校补录的学生,入学材料认定有效时间截至学校补录当日。

2022年新会区属地生源

报读江门市区民办初中指引

2022年新会区民办初中招生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网上预报名;

第二阶段:现场核验;

第三阶段:电脑派位、注册及补录。

针对我区报读市区民办学校的属地生源,区教育局通过职能部门数据共享与现场核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资格审核。

相关适龄儿童家长在提交信息5个工作日后可自行登陆招生平台查询报名资格审核情况,未通过资格审核的学生可在网上报名结束前修改报名信息,可按普通招生条件重新选择报名所属区。如系统显示报名信息处于待审核状态,则说明该生信息需经现场核验,家长可静候区教育局的电话或短信通知。

如家长对系统显示的审核结果持有异议,报名期间可持相关佐证材料的原件在工作日时间到区教育局申请复核。

一、网上预报名

4月18日(星期一)上午8:30—4月29日(星期五)下午5:00,家长登录“江门市中小学招生服务平台” (或通过“相约新会”微信公众号底部“招生服务”栏目点击“民办小升初报名”),根据平台的提示自行录入有关信息,资料提交后系统生成预报名条形码。家长可将预报名条形码另存至手机或打印,需要时在现场核验材料当日向工作人员出示。

1.每位学生可选报不多于3所学校的志愿,可选志愿包括市直学校、新会区学校或新会区以外、江门市下辖其他市(区)学校,其中新会区以外、江门市下辖其他市(区)学校志愿不超过1个。

2.同胞孪生兄弟姐妹有意向入读同一所学校的,所填报志愿必须一致。

二、现场核验

5月14日(星期六上午8:00—12:00),区教育局现场核验不能通过职能部门数据共享进行审核的学生材料,家长到文华小学,并结合自身实际带备报名材料。

(1)直系亲属在新会持有自有合法产权住所的适龄儿童

①预报名条形码;

②适龄儿童个人及其父母的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适龄儿童与父母不在同一户口簿的需同时携带《出生证》原件及复印件)。其中,境外适龄儿童提供个人及其父母的身份证明材料(港澳台地区提供《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外籍人员提供国外护照以及辖区派出所出具的《境外人员临时住宿登记》)的原件及复印件,且相关材料的签发时间均在有效期以内;

③适龄儿童直系亲属在新会区持有的不动产证明原件及复印件(“不动产证明”具体如下:不动产证;盖有区住建局备案章的购房合同,如相关不动产是二手房,必须以不动产证为准,不接受购房合同;适龄儿童直系亲属与公房管理所签订的有效期限的房屋租赁合同);

④凡涉及祖辈不动产或祖辈租住的公房的,如户口簿不能显示直系亲属关系,需另外提供祖孙关系证明原件;

⑤非新会区小学毕业生须提供原毕业学校出具的《学籍基本信息》。

(2)无房无户适龄儿童

①预报名条形码;

②身份证明材料

适龄儿童及其父母的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适龄儿童与父母不在同一户口簿的需同时携带《出生证》原件及复印件)。其中,境外适龄儿童提供个人及其父母的身份证明材料(港澳台地区提供《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外籍人员提供国外护照以及辖区派出所出具的《境外人员临时住宿登记》)的原件及复印件,且相关材料的签发时间均在有效期以内;父(母)不在境内工作或常住的境外适龄儿童,需同时提供区公证部门出具的,由新会区常住户籍居民承担该适龄儿童在圭峰会城就读期间监护义务的监护公证。

其中,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需达到下述条件,且亲自携带本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前往现场核验:

①江门市以外户籍:

其中一方持有江门市公安局新会分局签发的有效期以内的《广东省居住证》或在新会区缴纳社会保险费至少满一个月(具体时间段是从2021年9月1日起至2022年3月31日止)。

②江门市下属县市(区)(指台山、开平、恩平以及鹤山)户籍:

其中一方在新会区缴纳社会保险费至少满一个月(具体时间段是从2021年9月1日起至2022年3月31日止)。

(3)非新会区小学毕业生须提供原毕业学校出具的《学籍基本信息》。

三、电脑派位、注册及补录

1.5月10日(星期二)—5月12日(星期四),相关学校公示本校具有直升资格或优先参与电脑派位的学生名单。

2.5月16日(星期一)—5月17日(星期二),区教育局网上公示属地生源报读各民办学校信息。

3.5月27日(星期五)下午2:00,经审核,符合条件的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通过电脑随机派位确定新生录取名单。

4.5月28日(星期六)上午8:00—下午5:00,所有民办学校办理新生注册手续。

家长携新生持本人及其子女的个人身份证明材料原件按相关学校要求到校办理注册手续。

注:如适龄儿童通过电脑随机派位同时被2所(含2所)以上学校录取,一旦学生在其中1所电脑随机派位学校注册后,其余电脑随机派位学校不能再录取该生。已在民办学校注册的学生不再安排公办学位。

5.5月29日(星期日)上午9:00—中午12:00,所有民办学校办理新生补录手续。

四、招生咨询电话

区教育局基础教育与信息化股咨询电话:6623069

新会尚雅学校招生咨询电话:6788336

新会正雅学校招生咨询电话:6966666

新会区新外附设外国语学校招生咨询电话:6399666

新会区司前镇华星学校招生咨询电话:6560522,6560533

来源丨新会区教育局

考研招生简章(考研招生简章什么时候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培训网 » 考研招生简章(考研招生简章什么时候出)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