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学研究(上海法学研究集刊是什么刊物)

上海法学研究,上海法学研究集刊是什么刊物

成立背景——

聚焦空间治理“试验田”,回应司法现实需求

01

2018年底,伴随初成立的长宁法院互联网审判庭对互联网纠纷集中审理展开探索,长宁法院牵头成立了上海市法学会互联网司法研究小组。经过一年实践积累,2019年底,上海市法学会批复成立了互联网司法研究会,这也是首个由研究小组升级转型而来的研究会。

成立以来,研究会将学术研究、机制创新和人才培养作为主要任务,明确将互联网治理规则和诉讼规则的完善、互联网司法的主体需求、互联网审判行动计划作为主要研究方向,着力提升研究力、凝聚力、引领力,旨在全力做好互联网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的“开拓者”和“引领者”。

人员规模——

厚植人才培养“责任田”,夯实会员成长根基

02

互联网司法研究会目前共有成员72名,其中法律实务部门39人,理论研究部门22人,涉互联网企业11人。

研究会成员分布在立法部门、司法部门、高校、律所及企业等,各方参与主体积极互联互通互动,各类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素质优异的创新型互联网审判和研究人才,实现了司法参与主体的合作共赢。

研究成果——

深耕问题研究“基本田”,推进成果产出转化

03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指出。互联网司法研究会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互联网司法主体的现实需求,聚焦前沿热点问题、互联网空间治理规则、互联网领域新类型案件等展开集中深入研究并形成了丰硕成果。

近年来,研究会成员主持参与国家级、省市级课题二十余个,其中长宁法院主持的依法治市课题《城市数字化转型中的个人信息及及数据权益保护问题研究》《互联网案件审理模式的一体化建构问题研究》《互联网司法模式下电子送达的运行瓶颈与制度重塑》等课题研究,为互联网两大规则完善提供了有益探索与参考。

研究会成员参加各类涉互联网司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民法典问题研究等会议逾200次,包括世界数商大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立足互联网审判,由长宁法院承办的“创新与探索:优化营商环境视阈下的互联网审判研讨会”“最高院涉互联网审判与案例工作研讨会”“研究会年会暨长宁法院互联网审判三周年新闻发布会”等,在创新探讨“深度链接行为的民刑过渡逻辑与民法考量”等前沿问题的同时,更向社会介绍了互联网纠纷集中审理的“长宁经验”。

2020年,研究会成员共发表涉互联网学术论文74篇,涉人工智能、个人信息保护、民法典、新冠疫情防控问题等各类文章50余篇,其中法学类核心期刊7篇;2021年发表58篇,其中法学类核心期刊11篇。此外,研究会还编写出版了7本相关书籍,其中长宁法院主编的《互联网纠纷裁判精要》一书汇总了典型案例与裁判思路。结合长宁互联网审判实践,来自长宁法院的研究会成员共发表文章63篇,包括《新冠疫情形势下互联网审判的应用和发展》《电子商务平台新型民事责任的司法研究》等。

指导实践——

细育实践探索“示范田”,服务经济发展大局

04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互联网司法研究会紧盯国际领域互联网经济、技术、司法发展的最新动态与成果,致力推进理论和实践深度融合。借助该研究平台,长宁法院不断加强新型疑难互联网案件研判,积极培育和发布典型案例,将研究会成果充分融入互联网司法实践,近年来,多篇案例入选市高院参考案例、“上海市法治建设优秀案例”“2019年度中国互联网司法典型案例”“中消协消费者维权十大典型司法案例”等。

为充分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在研究会支持助力下,长宁法院发布推进《互联网审判三年行动方案》,签订《关于推进旅游纠纷诉源治理合作的框架协议》,推进纠纷化解;连续发布《互联网空间十大行为规范指引》,加强互联网司法空间治理,并通过裁判加强引导等。

自成立以来,长宁法院坚持将研究会作为互联网审判的重要交流、共享平台,研究会则以长宁率先开展互联网审判探索的实践定位为指引,力争打造与其相一致的互联网司法研究全要素聚合平台,两者协力探索、深度合作、相互赋能,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共同为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了“上海智慧”。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刚刚落下帷幕的2022年,是长宁法院互联网审判硕果累累、盈车嘉穗的一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崭新的2023年,长宁法院将积极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以善改革、勇创新的奋进姿态,努力谱写互联网领域司法治理新篇章!

文字 | 赵丹

编辑 | 王雨堃 谢钱钱

上海法学研究(上海法学研究集刊是什么刊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培训网 » 上海法学研究(上海法学研究集刊是什么刊物)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